落實《濕地保護法》 守護好湖湘濕地
君山采桑湖。圖/陳敏捷
紅網時刻新聞6月1日訊(記者 李璐)6月1日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》(下簡稱《濕地保護法》)正式實施。湖南是長江中游的濕地大省。省林業(yè)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胡長清表示:“《濕地保護法》實施,對湖南來說,意味著濕地保護有上位法可依、違法占用濕地處罰有標準可循、濕地保護制度更加健全、法律責任更加明晰?!?/p>
《濕地保護法》是我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,標志著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從此進入法治化發(fā)展新階段。湖南濕地資源位居全國前列,濕地保護率70.54%、國家濕地公園數量70處均位居全國第一。
近年來,湖南省林業(yè)部門認真履行濕地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,通過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,全省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。但是,長期以來,濕地保護涉及多個部門,各部門制定的法規(guī)政策不一,目標不協調,導致各自為政,難以形成濕地保護的合力。同時,全省濕地保護長期存在著立法階位較低、范圍界定不清、部門管理職責不明,以及隨意侵占濕地現象時有發(fā)生、濕地資源被擠占的問題。
胡長清表示,《濕地保護法》對于明確濕地定義及管理體制、加強濕地資源基礎管理、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、完善濕地分級分類保護制度、強化濕地生態(tài)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、規(guī)范引導濕地的合理利用、科學推進濕地修復工作、完善濕地保護支持措施等均作出了規(guī)定,必將進一步助推湖南省濕地事業(yè)的高質量發(fā)展。
下一步,湖南將從幾個方面著手,全面貫徹落實《濕地保護法》。一是加強宣傳教育,組織全行業(yè)學習研討、培訓交流,開展多層次、多形式的普法宣傳和政策解讀。二是完善配套法規(guī),加快修訂《湖南省濕地保護條例》等地方配套法規(guī),全面梳理現有規(guī)章制度,做好法律的配套銜接工作。三是強化保護修復,做好濕地分級分類管理,抓好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(qū)和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,統籌實施好濕地生態(tài)保護修復工程。四是科學合理利用,加強濕地利用活動的監(jiān)管,鼓勵開展符合濕地保護要求的生態(tài)旅游、生態(tài)農業(yè)、科普教育等活動。五是嚴格執(zhí)法監(jiān)管,將濕地保護率納入等納入林長制考核指標,加強濕地監(jiān)管,依法打擊各類破壞濕地資源的行為。
責編:楊雅婷
來源:紅網